不均衡飲食如何影響身體機能
隨著生活節奏加快,外賣、速食及加工食品成為不少香港人每日的選擇。這類飲食方式雖然方便,但往往容易造成營養不均。部分人為追求減肥效果,甚至只攝取單一類型食物,忽略了身體對多元營養素的需求。長期下來,身體各項機能會因為缺乏必需營養而出現警號,健康亦會逐步受損。
營養不均對身體的直接影響
不均衡飲食最常見的後果是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。營養不良會導致肌肉無力、貧血、低血壓、免疫力下降等問題。例如缺乏鐵質容易出現疲倦、臉色蒼白;缺乏維生素C則可能導致牙齦出血、抵抗力下降。相反,若長期攝取過多高油脂、高糖分的食物,則容易引發肥胖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。部分人因為飲食失衡而出現酒精依賴,若加上暴飲暴食,對身體傷害更大。有需要時,不妨考慮尋求戒酒輔導,協助改善生活習慣,減低健康風險。
腸道與消化系統的困擾
飲食不均衡亦會令腸道健康受損。缺乏膳食纖維及多元營養素,容易造成腸道蠕動減慢,導致便秘、腹脹等問題。過多油脂與加工食品則會令腸道微生態失衡,增加腸胃炎症及腸癌風險。此外,飲食不規律亦會影響胃酸分泌,令消化功能紊亂,出現胃痛、消化不良等徵狀。
精神狀態與情緒波動
不少研究指出,飲食與精神健康有密切關係。若長期缺乏維生素B群、鐵質等營養素,容易出現情緒低落、專注力下降。此外,血糖水平忽高忽低會導致情緒不穩、煩躁甚至焦慮。部分人因為節食或飲食單調,反而令身體及精神狀態更差,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表現。
免疫力與慢性疾病風險
均衡飲食對維持免疫力有直接影響。營養素攝取不足會令身體抵抗力下降,容易感染感冒等疾病。長期營養失衡,亦會增加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痛風等慢性疾病的風險。女性若缺乏鐵質,還可能出現貧血,影響生理週期及日常體力。部分因飲食不當而引致肝臟負擔過重,嚴重時更可能演變成肝癌,屆時需要接受肝癌治療,對生活質素造成極大影響。
改善飲食習慣的方法
要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,必須從日常飲食入手。建議每餐都包含全穀類、豆魚蛋肉類、蔬菜、水果及適量油脂,避免過度依賴單一類型食物。如有需要,可諮詢營養師或醫師,檢視自身營養狀況,並按個人需要調整飲食。養成細嚼慢嚥、多喝水、定時用餐等習慣,亦有助促進消化及提升整體健康水平。